她是民族英雄的后代,林则徐是她的叔曾祖父;她是北洋水勇的子孙,林朝曦是她的祖父;她是海军名将的女儿,林遵是她的父亲。然而,她就是她,她叫林华卿,在红旗下长大,在南京工学院深造,在舰艇的机舱里摸爬滚打,如今是新型舰艇的修理专家。
1979年,林华卿由山东建设公司调到黄浦江畔的海军四八○五工厂,分配到电气车间,担任船舶电气技术员。从建造火力发电厂转入船舶驱动电气维修,一切都很陌生,但林华卿知难而进,换上工装,拜工人为师,一头扎进船电、电机、电钳等主要修理小组。她的师傅方信伟说,林华卿订了一个计划,每天学会一种操作,每周完成一道难题。不完成不回家,不完成不放假,时间不长,老师傅的“妙招”、“绝活”都被她学会了。
潜艇中修是工厂的一项最累、最难的活,由于种种局限,以往潜艇主电机、电站和蓄电池自动断路器都是运往兄弟厂修理,仅此二项就得花掉四十五万元。为节省开支、缩短周期,林华卿和技术人员、工人师傅一起设计出一套可校验2.8万安培的试验设备,解决了该修理项目长期外运的难题,同时也为工厂新增了同类产品外接修理和校验的业务。林华卿还参与了主电机厂修和座台试车设备的设计安装工作,提高了工厂对舰船承修的能力。几年内电气车间用这些设备修理、校验了二十多台蓄电池自动断路器,出色完成了第一艘新型驱逐舰的中小修任务和某型潜艇中修任务。
1984年,林华卿被全体职工选为车间主任,可她还是时时不离生产现场。某型舰艇中修,船上敷设电缆长达80多公里,林华卿每天上船和工人师傅一起放拉电缆,不时还登高作业。一些师傅体贴地说,这么累的活,你别干了。林华卿总是说,没什么,过去在电厂也拉电缆,登塔楼。舰艇中修装复后,试车中发现发电机并车困难。林华卿在舰上与工人一起分析原因,排除故障。潜艇主电站、主电机的修后试车,十分关键,每逢试车,林华卿总是泡在现场,从接线到调试,小心翼翼,发现问题及时与技术人员、工人师傅一起查找原因,迅速排除故障。
“要找林华卿,先到第一线”这是车间职工常说的一句话。林华卿当车间主任这几年,同一帮工人钻机舱,爬桅杆,拉电缆,试电机,白天黑夜的往生产现场跑。夏天顶酷暑骄阳,踩着三轮车挨个码头挨条船给工人师傅送冰水,送毛巾擦汗;冬天迎刺骨寒风,随舰船出海试航,任风浪颠簸漂荡。
某新型舰艇修理工艺在国内是一项空白,对于林华卿来说,更是一个科技新领域。为此,工厂特地选派她领队,到国外进修学习。可是,就在出国的前夜,她却不慎摔断了一根肋骨。伤痛、高烧差点儿让她打了退堂鼓。可想到自己的责任,还是带上云南白药和止疼片,登上了航班。
带着伤痛的林华卿投入了紧张的学习。身处异国他乡,饮食不周,语言不通和生活习惯的差异都给出国学习的技术人员带来困扰。上课时,林华卿恨不得把教师讲授的每一个字都记在脑海,晚上是消化吸收和整理上课内容的时间,即便这样,林华卿仍觉得时间不够用。她利用午休的宝贵时间,甚至放弃午餐,夜间减少睡眠时间学习新知识、新技术、新工艺。同伴们说,林华卿房间的灯总是亮着的。那些日子,她每天睡眠时间只有三、四小时。
有一次,林华卿得了病毒性感冒,连续一个多星期的高烧折磨着她,国内带去的药无济于事,她无力再去户外学习了。着急啊,林华卿要来同志们的笔记,在灯光下一遍遍的认真阅读讲课内容,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,补上自己的学习笔记。国外的医生特别感动,专门为她配药治疗。
回国后,林华卿立即组织出国进修的同志,积极投入这一科技新领域修理研制工作。终于解决了新型舰艇修理中的多项工艺和技术难题。
某新型舰艇进厂坞修,升降船台改造工程最关键。林华卿作为工程主管之一,既谦虚好学,又敢负责任。坞修分厂有位老工人技师,是船台与坞墩业务的行家里手,林华卿就主动拜他为师,虚心讨教这方面知识,热情鼓励该技师“放手干,有风险我来承担。”果然,老技师出色地完成了一套两用坞墩及放样设绘上排图的设计,为海军舰船维修节约了大量经费。
1997年全厂党员推选林华卿作为党代表出席了十五大。9月12日,江泽民总书记接见了林华卿,林华卿对江总书记说:“我们百年老厂已能完成新型舰艇的维修任务。”江总书记高兴地说,“我知道,我知道。”
林华卿还是上海第九届人大代表,她虽是将门之女,却朴实无华、平易近人,爱憎分明,快人快语,与她接触过的人都有一种亲近感。林华卿常常这样说:你把老百姓摆在心上,老百姓就把你摆在心上;你为老百姓说话办事,老百姓就惦记着你。她对群众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呼吁,热情奔走,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。如水电路公房的用水困难问题,职工新村的环保问题等等。泾东小区建成初期,由于没有公交线路,居民出行困难,经林华卿多次奔走向市公交公司反映居民呼声,终于有了歇浦路轮渡到泾东新村的130班车,供居民上下班。今年,林华卿又以选区投票率89.48%的选票,光荣当选为浦东新区人民代表。
生活中的林华卿勤劳而善理家政,与高龄老母和小妹一起生活,虽然工作繁忙,社会活动频频,仍是个“买汰烧”。她一向俭朴,身上唯一的饰品是母亲送的项链,常年带的手表是钟山牌电子表,但帮助别人,她却出手大方,总是抢在前头。她走访职工总是自己掏钱,从不报销。车间有一位已调出的职工的母亲患病,情急之中找到林华卿。她二话没说,即刻跑到411医院帮助联系,次日,该职工的母亲就住进了医院。车间里职工家里有事,或生病什么的,她总是亲自上门。方信伟、朱根荣都是电气车间生产骨干,两人患病期间,林华卿多次前去探望,送补品、送水果、问病情、问寒暖。